第121章(1 / 1)

加入书签

经过充分准备,1956 年 9 月 15 日,党的八大在北京正式开幕。毛泽东宣布大会开幕并致开幕词。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在开幕词中,毛泽东总结了党的七大以来,党在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同时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仍然存在许多缺点。

党的现状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相比,还是有距离的。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面建设高潮,全党「必须善于学习」。因而,他在开幕词结尾强调:「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的讲话表达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心和雄心壮志,引起了所有与会者强烈的共鸣。随后,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政治报告、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代表们在闭幕会上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党的八大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求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党的八大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同时,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坚持了既反冒进,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关系等。

党的八大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它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明确了今后党的任务。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八大提出的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链接:

1956 年 9 月 15 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致开幕词。他充满激情的讲话,表达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心和雄心壮志,引起了所有与会者强烈的共鸣,掌声一次次回响在会场之中。尤其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句,后来迅速传播,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至理名言。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的一份功劳。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党的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和发言稿,都是亲自动手,从来不让别人代笔,但是八大的开幕词却可能是唯一的一个例外。它是由田家英起草、多方征求意见,并经毛泽东本人加写了很多重要内容,而形成的一个集体创作。

在八大开幕前的一段时间,毛泽东一直在准备开幕词,他曾经亲自写过两次稿子,但都没有完成。或许是对自己写的稿子不满意,或许是工作太忙,毛泽东就让陈伯达代为起草。9 月 8 日,距离八大召开还有一周时间的时候,他写信给陈伯达催问起草情况。很快,毛泽东就收到了陈伯达起草的发言稿。

毛泽东虽然两次自己写的稿子没有完成,但他对稿子的内容已经有自己的思考。陈伯达起草的稿子距离他的思考还有距离,毛泽东不满意,说写得太长,扯得太远,于是又找田家英。毛主席告诉田家英:「不要写得太长,有个稿子带在口袋里,我就放心了。」这时离开会只有几天,时间紧迫,田家英当年只有 34 岁,体力充沛,很快就赶写出了初稿。毛泽东看后比较满意,亲笔作了多处重要修改和补充,然后让杨尚昆立即送中央书记处的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和其他有关同志。后来的开幕词,吸收了大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定稿,终于达到了毛泽东的要求,随后在八大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计划生育

百年党史关键词:用关键词解读党史故事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