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1)

加入书签

大生产运动首先是在陕甘宁边区展开的。在边区政府的号召下,党政军民学各方面人员都投入大生产的热潮中,部队、机关、学校根据不同情况,担负不同任务。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带头参加生产劳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还参加中央直属机关纺线比赛,被评为「纺线能手」。

开发南泥湾是大生产运动最具代表性的成果。1940 年,朱德总司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精神亲赴南泥湾调查,决定在此屯垦自给。随后,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领下,用两年的时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发成了「塞北的好江南」。

三五九旅奋战南泥湾的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全体军民的生产热情,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也纷纷提出要「创造敌后南泥湾」,南泥湾精神在各解放区开花结果。战斗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华南的各根据地军民在「劳动与武力结合」「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口号下,一边战斗、一边生产,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发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的多种形式。

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生产运动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解决严重经济困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根据地由于正确贯彻了党中央制定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从 1943 年起,敌后各根据地的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许多部队实现了粮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或部分自给,按当时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由于军队努力生产,增加收入,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1941 年陕甘宁边区农民交的公粮,占总收获量的 13.58% 左右,1942 年降为 11.24% 左右。

链接:开发「南泥湾」

1941 年 3 月,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生产过程中,旅党委作出决定「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圈外」。从王震到勤杂人员和随军家属,人人参加生产劳动,承担和战士一样的生产自给任务。

一个到三五九旅访问的记者写道:「王震的双手也像他的部下一样,由于劳动而生满了老茧。」战士们更是你追我赶,越干劲头越大,越干办法越多,七一八团著名劳动英雄李位,创造了一天开荒三亩七分六的惊人纪录。指战员们在劳动中唱道:「红红的太阳照山岗,南泥湾里好风光。革命战士不怕苦,扛起镢头去开荒。生产自给反封锁,气死顽固贼老蒋。」歌声表达了解放区全体军民的意志和决心。

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到 1942 年,三五九旅全体指战员开垦了两万五千多亩荒地,生产自给率达到 61.55%;1943 年,生产自给率达到 100%;到 1944 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 26.1 万亩,收获粮食 3.7 万石,养猪 5624 头,上缴公粮 1 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百年党史关键词:用关键词解读党史故事

查看详情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毛泽东提出的一句至理名言。1956 年 9 月 15 日,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他在讲话中谈到要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改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时,强调要善于学习,决不应当由于革命的胜利和在建设上有了一些成绩而自高自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提出这一句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清醒认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在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党的八大作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正确论断,制定出了富于创造精神的正确指导方针,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产生了长远的重要意义。

1945 年 4 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直没有再召开过。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确立;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即将提前完成,国家的工业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