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1)

加入书签

链接:「863」计划

「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 年 3 月 3 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针对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主要国家已经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计划的紧迫现实,向中央提出了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和制定中国发展高科技计划的建议和设想,被称为「八六三」计划。

在邓小平的支持和推动下,1986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高技术研究计划纲要》,对「八六三」计划进行具体部署。「八六三」计划于 1987 年 3 月正式开始组织实施,并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丰硕成果。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我国制造的每秒一亿次的「银河」计算机系统、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离子加速器、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等一批高科技成果达到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20 余年来,「863」计划发表论文 12 万多篇,获得国内外专利 8000 多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 1800 多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百年党史关键词:用关键词解读党史故事

查看详情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如期实现「2020 年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创造性地提出的扶贫开发新理念。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调研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过程中,创造性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做到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指导下,我们终于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块短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大规模开发式扶贫,使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为如期实现「2020 年农村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创造性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并且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进一步提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精准扶贫理念初步形成。

2014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

2015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同年 2 月和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到陕西、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在延安、贵阳两次召开扶贫座谈会,全面阐述了「精准扶贫」概念,提出「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016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7 月,在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他又提出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7 年 1 月,在河北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勾勒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体框架,「精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指导理念,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开发模式,使扶贫开发工作更加精准、科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