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是,陛下(完结章)(1 / 2)

加入书签

第80章 是,陛下(完结章)

昭暄十三年九月,朝廷颁布法令,限制土地拥有超过五百亩者经商。

经商所获利益自然比农耕要高得多,但是法令一出,很多大地主都被隔绝在了经商许可之外,只能偷偷摸摸用别人的名义经商,中间损失掉许多利润不说,被朝廷发现还会受到处罚,很多大地主都颇有怨言。

而百姓却对这种限制称颂不已,一来此举避免了大户与小民抢夺利益,二来许多无田者都跑去城市里做小生意了,大地主不得不降低田租来挽留农民,以避免田地荒芜无人耕种。

直至昭暄十五年夏,前前后后磨了三年多的土地赎买才终于进入推行阶段。

韩佑完善了夏司言的方案,并提前跟几个颇有话语权的大地主沟通,要他们为新政造势。

这年九月,汕州、吴州、禹州几个地方最大的地主入京面见户部尚书,公开谈判土地赎买价格。这是昭国历史上首次民间与朝廷的公开对话,一时间在整个昭国引起轰动,连街头卖菜的老妪都在谈论此事。

经过几轮拉锯,大地主们和韩佑敲定了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价格,当场就签订了出卖土地给朝廷的文书。而只有韩佑知道,这个价格是夏司言早在三年前就定下来的,他不过是使了点技巧,让地主们以为这个价格是通过谈判从朝廷那里争取来的。

到了十月,土地新政全面推行。

夏司言下旨,一年之内主动卖出土地的,不论土地大小,朝廷都可以按照大地主的谈判价格赎买,一年之后价格会逐步降低,直至赎买完全停止。

这多多少少也给其他的地主造成了紧迫感,到了第二年夏天,朝廷竟然已经收回了超过六成的土地。

与此同时,吏部发出政令,规定土地收回的多少将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跟地方官员的政绩直接挂钩。赎买完成得越好,他们年末的考核就会越漂亮。

于是地方官员便不愿意继续帮地方豪绅瞒报土地,反而要他们把曾经隐瞒的土地也纳入赎买。积弊多年的土地瞒报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为了避免过去瞒报田赋那些旧账影响土地赎买,夏司言当机立断,下令从昭暄十六年五月开始从新建立土地档案,只要如实上报田地,过去的税赋不论少交漏报都既往不咎。

没想到这道旨意一下,各州各地从上到下都开始认认真真清查起土地来了,全国硬生生多了十几万亩良田出来。

再加上一些本身土地占有量不到五百亩的地主,也想趁着机会向朝廷靠拢,主动要求把田地卖给朝廷。

最后算下来赎买所需的开支比韩佑预想的多出了一倍,国库又一次告急。

不过韩佑这次心里不慌了,昭国军火的大买主察日松在夏司言的暗中支持下,干掉了自己的亲哥哥哈苏图,在昭暄十九年立冬那天成功夺得百洄国国王的宝座。

按照最开始的约定,百洄国北方海域的港口明年开始就会对昭国开放。

至此,昭国打通了与周边国家陆上和水上的所有通商之路,已经可以依靠经商维持巨大的军费和民生开支。

百洄使臣是在新年的前一天抵京的,当天韩佑把察日松发来的正式文书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仿佛通过这一张厚厚的锦书看到了黄金白银从船上、从马背上、从骆驼上源源不断地运回昭国。

随着通商文书而来的其实还有一封信,是察日松亲自写给韩佑的。夏司言收到之后就一直揣在袖子里没有拿出来,他对察日松明目张胆给韩佑写信这件事很不满。尤其是信封上还用昭国字写了“景略亲启”四个大字。

写得那么难看,还敢写韩佑的表字,韩佑跟察日松又不是很熟。

夏司言心里不乐意,又觉得藏韩佑的信显得自己十分小气,一连两天都有些别扭。

韩佑并不知道这件事,正在书房里审核今年的税目。地龙烧得暖,他只穿了一件绸面的月白色交襟长袍,右手执笔,左手拨动算盘,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夏司言细心养了三年,总算把他身上养出些肉来,抱在怀里终于不觉得单薄了。

韩佑嫌热,推了推他,“陛下今日很闲吗?做什么非要看我算这个,这些东西多枯燥。”

夏司言舍不得放手,脑袋搭在他肩膀上,“我不觉得枯燥,韩爱卿打算盘真好看,我可以看一天。”

夏司言体温高,韩佑被他抱着就更热了。

扯着领口敞开一点,露出后颈的一截白,若隐若现处还有头一天夜里含出来的红印子,明晃晃的诱惑。

韩佑把算盘拨得轻响,边拨边说:“我们还是按最低的田租把地租给农民,有个意思就行了,田赋该减免的还是减免。粮仓是最要紧的,做生意挣再多的钱,闹饥荒的时候一样买不到粮食。”

夏司言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顺着韩佑侧腰摸下去,落下一个吻在他后颈的那一抹红痕上。

韩佑身子一歪,笔就在账簿上划出一条斜线,顿时气恼道:“别闹了,我在做事。”

夏司言答应了一声好,却又舍不得把唇撤离他的后颈,含着那一处红痕反复啃咬吮吸,顺着熟悉的触感找到那天夜里韩佑不可自拔的情欲。

“你好烦。”韩佑轻声抱怨了一句,手指有些发软,拿不稳笔了,毛笔落下去,又在斜线上点下一团乱糟糟的墨迹。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