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番外一 社会青年(1 / 2)

加入书签

第64章 番外一 社会青年

  都在北京上学的两人,认识却是在大连。十月的大连,已经开始转凉了。郑可寻怕冷,行李箱里甚至塞了加绒外套。可她一直记得,第一次见到陆野的时候,他只穿了件白衬衣。大二那年,郑可寻参加了海连大学举办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邀请赛。这是各个高校之间的传统比赛,从来都是理工大神的竞技场,竞赛展馆里机器人、无人机等等各种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本来理工科的传统比赛,和文科专业也跟不搭边。但那一年的比赛,破天荒设立了文史哲分赛场,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呈现,且安排现场答辩环节。郑可寻从小喜欢历史,爱看书,还经常去博物馆做志愿者讲解员,写论文和答辩几乎都没有什么压力,于是就报了名参赛。没想到,还真进了决赛。航大作为老牌理工科院校,进决赛的项目有三个,但文史类的项目,只有郑可寻一个。本来约好三个项目的参赛选手一起前往大连,由团委的戴老师带队。结果出发的日期恰巧赶上郑可寻一门必修课的期中考试,只好脱离大部队,考完试自己动身去大连。坐了一宿的火车,再坐地铁,到海连大学已经是快中午。但戴老师说这会儿在开领队会议,还没散会,派一个同学去接她。正午的太阳和煦又温暖,空气也很湿润,有淡淡海水的闻到。校门口很热闹,络绎不绝的学生,卖烤地瓜、鸡蛋灌饼的小商贩。和戴老师的电话说得匆忙,郑可寻并不知道来接他的人什么样,只能四下张望着,盼着能看到一个同样在张望的人。“郑可寻?”郑可寻回过身,迎着太阳,有些晃眼。上午的开幕式,陆野参加了选手宣誓的仪式,所以这会儿还穿着西服。但却是衬衣袖口挽到手肘,纽扣敞着,衣服下摆也没有塞进西裤。少年瘦削的身材在衬衣里晃荡,流里流气,像个社会青年。好在脸还是好看的,精短的头发,轮廓立体。郑可寻点点头。“走吧。”陆野低头去拉行李箱,刚伸出手,却迟疑了一下抬头问:“纸巾,有吗?”郑可寻一愣,明白他要纸巾,低头翻包。“刚在调试飞机,手上全是机油。”郑可寻把行李放在房间就匆匆下楼了,戴老师…

  都在北京上学的两人,认识却是在大连。

  十月的大连,已经开始转凉了。郑可寻怕冷,行李箱里甚至塞了加绒外套。可她一直记得,第一次见到陆野的时候,他只穿了件白衬衣。

  大二那年,郑可寻参加了海连大学举办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邀请赛。这是各个高校之间的传统比赛,从来都是理工大神的竞技场,竞赛展馆里机器人、无人机等等各种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本来理工科的传统比赛,和文科专业也跟不搭边。但那一年的比赛,破天荒设立了文史哲分赛场,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呈现,且安排现场答辩环节。郑可寻从小喜欢历史,爱看书,还经常去博物馆做志愿者讲解员,写论文和答辩几乎都没有什么压力,于是就报了名参赛。没想到,还真进了决赛。

  航大作为老牌理工科院校,进决赛的项目有三个,但文史类的项目,只有郑可寻一个。本来约好三个项目的参赛选手一起前往大连,由团委的戴老师带队。结果出发的日期恰巧赶上郑可寻一门必修课的期中考试,只好脱离大部队,考完试自己动身去大连。

  坐了一宿的火车,再坐地铁,到海连大学已经是快中午。但戴老师说这会儿在开领队会议,还没散会,派一个同学去接她。

  正午的太阳和煦又温暖,空气也很湿润,有淡淡海水的闻到。校门口很热闹,络绎不绝的学生,卖烤地瓜、鸡蛋灌饼的小商贩。和戴老师的电话说得匆忙,郑可寻并不知道来接他的人什么样,只能四下张望着,盼着能看到一个同样在张望的人。

  “郑可寻?”

  郑可寻回过身,迎着太阳,有些晃眼。

  上午的开幕式,陆野参加了选手宣誓的仪式,所以这会儿还穿着西服。但却是衬衣袖口挽到手肘,纽扣敞着,衣服下摆也没有塞进西裤。少年瘦削的身材在衬衣里晃荡,流里流气,像个社会青年。

  好在脸还是好看的,精短的头发,轮廓立体。

  郑可寻点点头。

  “走吧。”

  陆野低头去拉行李箱,刚伸出手,却迟疑了一下

  抬头问:“纸巾,有吗?”

  郑可寻一愣,明白他要纸巾,低头翻包。

  “刚在调试飞机,手上全是机油。”

  郑可寻把行李放在房间就匆匆下楼了,戴老师说在咖啡馆等他俩,要听一下三个项目的现场展示。

  为了方便沟通,海连大学安排所有参赛选手住在校内的招待宾馆,评委、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则住在学校旁边的商务酒店。陆野和郑可寻的赶到咖啡馆的时候,施展已经开始汇报了。

  施展这个仿真机器人的项目,郑可寻早有耳闻。倒不是因为这个项目的所依赖的“猫的扶正反射”她有多么感兴趣,实在是施展这次参赛,人如其名:他找了 9 位机械学、控制学、物理学的专家为他的项目做指导和点拨,并将上述学者的名字一一列在了项目简介里,乍一看就像是个联袂推荐”。

  这么得天独厚的项目,自然要好好“施展”一番。当然,这都得益于他那位在科协做领导的父亲。

  项目材料制作得也非常精良,现场展示环节流畅自如,时间把握也准确,一看就是演练过很多遍的。就连施展身上的那一身西装都很考究,下了血本,就冲着拿奖去的。

  戴老师喝了口咖啡,点点头,挺满意。

  “下一个可寻来吧,咱们换换思路,听听文史类的项目。”

  如果说施展的展示像一件精心雕琢的工艺品,那郑可寻的展示,就像一卷竹简,表面平平无奇,甚至有些陈年旧纹,但一经展开,却是内容万千。

  可能是和之前在博物馆做讲解员的经历有关,郑可寻的展示风格,没有慷慨激昂,也不是严肃官方,而是用温婉的语调,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你不自觉就融入到她的世界中了。听她讲她的研究对象——奚族,这个特殊民族的历史遗留与民族消亡。

  戴老师也挺满意,但是在历史遗留的部分,叮嘱郑可寻要重点讲述艺术领域的文博遗留,毕竟这是郑可寻的强项,还是要扬长避短。

  两个项目都让人满意,最寄予厚望的陆野,表现肯定能更上个台阶。戴老师的心情着实不错,一口一口啜着咖啡,“陆野,到你了。”

  陆野的飞机在展馆里,手边只有项目材料。说实话,陆野讲得很晦涩,至少郑可寻这个外行人,不太能听得懂。但咖啡馆的阳光里,英俊却面无表情的白衬衣少年,郑可寻还是忍不住,眼睛老往人家身上飘。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