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节(1 / 1)

加入书签

再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假设进入大学研究学问,大学的学问,有它固定的教授方法,无论如何,难以脱离一定的范围,不得不在此范围内天天打转转!但是,像我这样未曾受过较好教育,也没有人教过我什么学问,所以我的人生观得以无限的广阔。我过的是一般小市民的生活,能看到众多社会群相,可以从各种高度观察人情事理。我当年的工作,若是始终在小巷子里的家庭小工厂做下去,也许我的观念局限在窄小的天地内,那就很难有所作为!幸亏我的工作内涵具有发展的素质,以后事业能渐渐扩展,由中小企业变成巨大企业,使我经过这些不平凡的阶段,体味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种种味道。由实地体验而得到的知识,或难免失之浅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自己的主见;也就是无论对任何事物,慢慢酝酿出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学问如食盐一般,不亲口去尝一下,便不晓得究竟是何种滋味。或者如在教室里学习游泳,尽管学到很多理论,若不下海去游,到何时也不明白其中技巧。我是没有机会在教室里学习游泳理论,便一下子直接跳进海中试游,在水中忘掉一切的情形下拼命地载沉载浮,游来游去,终于懂得游泳秘诀,并且创造了松下式‘游泳’。我假如当初跟别人去学游泳,即使学得极佳,充其量不过是某某先生的游泳方式,自己还是成不了‘气候’。

政治学或经济学是可以由人来教、自己去学的。至于真要付诸实行的政治办法,实际采取的经营管理方法,因为你的环境与人有别,这就不能求人指导,也很难照样画葫芦地采用他人的方法,除掉自己亲身体会取得而外,是没有其他捷径可寻的。我自己推行的一些经营企业的策略,也是不能教授别人的。不过,由我的言行,却有一些人多少可以学去一点。……“

松下幸之助的自白,使我们不难理解他对自己的体弱与年少时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并不认为有何遗憾。反倒由于体弱与接受学校教育少,而有助于他后来的事业成功及克享高寿之福。这一点对今天身处穷苦环境的人,值得再三玩味与借鉴。

晚年的松下幸之助,同日本“大德寺如意庵“的立花大龟老法师自相遇后,两人每一晤面,谈禅论道,研讨更高境界的人生问题。立花大龟法师常对人说:“松下幸之助简直是一个阿修罗,不管白天或夜晚,总是战斗,为了做商人及赚钱,而继续不停地激战。可是,由他的精神看得出来,这种战斗并非他的本能,从事此一无尽无休的工作,总现出一些精神忧郁。他从创办事业以来,几乎是一直陷身于苦斗之中。我想最后总有一天他会从战斗中败下阵来,含悲饮恨而终!这里所说的战败,是指身体的健康受了损伤而言。他是抱有崇高理想的一个人,对于任何艰苦险阻,都能泰然处之,并以极端坚强的忍耐力,把它克服与解决。他非常尊敬宗教,但并未表示过有皈依宗教的心愿。我也认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实没有归依宗教的必要。仔细想来,经商本身,便是佛法,认真照着商业道德去行事,此即佛家的行为。一般人所说的经济,不就是‘经世济民’的意思吗!改善动辄发生纷扰的物质生活,拯救人民于穷困之中,这是经济一语的发源。由松下幸之助经营企业所表现的精神和手法,让我们清楚看出他的心境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一般企业经营者,并非不了解这方面的道理,只是他们的人生观,还未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

立花大龟法师每与松下幸之助会面时,常常直率地规劝他道 :“松下先生!人总是会有死亡的一天,你也要早做准备嘛!现在松下电器公司根基稳固,自可放心!因此,你应安排退步才对。如不顾自己,光是为公司发展着想。我看你实在可怜 !“

松下幸之助于1973年辞掉董事长职位,显示要摆脱公司业务,已将“死亡“的念头置于心中。但是如何才能解脱死亡的威胁,他确实不住地在思考解脱的方法,这也许就是他产生宗教心境的动机。所谓宗教,若不与死亡直接相结合,便不会引人走向宗教之路。

为了扩大、充实人生观,常把死亡的念头置于心中,立花大龟法师认为如此可以使这个人人格伟大,这是值得赞许的崇高精神生活。当然也有人说 :“如心中老是存着死亡的忧虑,那将没有工作的兴趣了。“不错,会有人如此。但实际来看,心中常有死亡之念,则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一定会使这项工作做得干干净净,不致脱轨、离谱。

松下幸之助度过80余年的多彩多姿、充满刺激、传奇色彩的生涯,无疑地他在人生舞台上已获得了最后的成功。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日本史册上。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