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加入书签

坏消息很快传来,因为案发之后这辆车又被多人租用过,车内已经找不到任何与本案有关的线索。

不过这完全在意料之中,我们的士气并没受影响,我还带着林玉和邵瑞亲自前往「易通达」进行调查。

这家租车行虽然规模不大,倒显得挺正规,工作效率也高,工作人员轻点几下电脑,就调出了事发那几天那辆车被租用的所有信息。

「这辆车 3 月 19 号租出去的,一直用到 3 月 21 号下午,5 点还回来的。租车人叫汪斌,本市人。」车行经理告诉我们。

听到这个名字,看着显示在屏幕上的身份证扫描页,我感到相当陌生,无论是陆晓青,还是董志杰,两人的社会关系里都没出现过这个名字。

肯定是用假身份证办的租车手续,我暗暗叹气。

林玉已经将这个汪斌的身份证号码发送给局里的同事,要求马上调出资料。

果然,对方反馈,查无此人。

这个号码的原主早在十年前已经去世销户,而且也根本不叫这个名字。

眼看唯一的线索又快断了,我只好再次祭出屡试不爽的一招。

「调监控。」

租车行这门生意,因为怕遇到租车不还或者转手倒卖的主,更因为怕受罪案的牵连,不但手续很正规,安全措施更要做足。

就拿这家「易通达」来说,安装的都是不计成本的高清摄像头,比我们公安系统使用的还要清晰。不但如此,监控系统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也相当大,别说十多天前的录像,就算要调取半年前的也不在话下。

借助给力的硬件,我们总算看到了 3 月 19 号租车人的真容。

不出我所料,又是带着压低的棒球帽和口罩,只有眉眼间成一个长条裸露在外,能被监控捕捉到。

尽管只能看到这么点,有了高清的拍摄技术,我们把图像放大了几十倍,呈现在眼前的眉宇,还有那一对眼睛,立刻让我觉得有些熟悉。

不但在那一摞天下广告公司员工资料里见过,此人应该还在后来单拣出来的那十几个重点怀疑对象里,只是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了。

我们把电脑里的监控视频和租车手续全部拷走,纸质的单据也复印了一份,便立即返回局里。

我刚走进大门,还没到办公室,就被李征迎头拦住。

「快,队长,陆晓青的案子有新线索。」

「怎么回事?」

「陆晓青的丈夫陈新韦下午来过,说要找你,然后我接待的他,他说收拾陆晓青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封举报信,可能对破案有帮助。」

「信在哪里?你看了没有?写的什么?」我急切的连发三问。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