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1)

加入书签

  一个年轻的狱卒在门外谛听,偷偷地揩着眼泪。

  宗氏夫人捧着李白的申诉书在外面四处奔走,八方求援。

  半年以后,幸得江南宣慰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为李白推覆清雪,查明实属无辜,将他释放出狱。他们的根据是:肃宗听到永王璘死的消息非常悲痛,对皇甫侁大发雷霆,说道:“侁既生得吾弟,何不送至蜀中,焉敢擅杀!”并命罢去皇甫侁官职,终身不用。可见永王璘并非叛逆。永王璘既非叛逆,李白自然不能以“附逆作乱”论罪。因此,他们不但释放了李白,而且宋若思又将李白留在幕中。过了两个月,宋若思又将李白推荐给朝廷。谁知肃宗降下旨来,却是:长流夜郎!①这一道圣旨使宋若思也瞠目结舌,李白更如五雷轰顶。

  李白又被抓回浔阳狱中。宗氏来看他,发现他好像傻了一样。对他说什么,他所答非所问。急得宗氏哭泣不止。他却一滴眼泪也没有了。

  十月的一天,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和鞭炮声,只听得人们欢呼道:“长安、洛阳都收复了,天下快太平了!李白突然一跃而起,张开嘴好像也要欢呼,却没有声音,又颓然坐下。

  十二月的一天,外面又响起锣鼓声和鞭炮声,只听见人们又欢呼道:“皇上和太上皇都驾返长安了!”李白突然一跃而起,踉踉跄跄抢到牢门前,却跌倒在地。

  过了几天,外面又传来锣鼓鞭炮声,只听得人们又欢呼道:“传令普天同庆,赐酺五日。”到了赐酺之日,一般囚犯都聚集在放风的院子里又吃肉,又喝酒,李白却不能参加。发给他的仍然是一碗发霉的糙米饭,半碗带皮的毛芋头。李白看了看他的饭菜,摸了摸他的镣铐,一直呆坐到天黑,也未曾举箸。年轻的狱卒偷偷给他端了一份酒菜来:“先生,你已经是三月不知肉味了。吃上一点吧!”李白只是一口把酒喝了,仍然呆坐发愣,心里却似翻江倒海:

  “我是罪人!我是罪人!我是罪人!……丢了城池的是我李白。打了败仗的是我李白。投降安禄山的是我李白。指挥失策的是我李白。酿成这场弥天大祸的是我李白。使天下白骨如山的是我李白……”

  “你们现在返京了,回朝了,太平无事了,普天同庆了……你们是‘英主 ’、‘明主’、‘圣主’。你们劳苦功高,恩德如山;我却罪不容赦,罪该万死……”

  “你们不是叫大家‘普天同庆’么?我当然也要庆祝。你们不是叫大家歌功颂德么?我当然也要歌颂……我要向你们献上一首囚徒的祝词,我要向你们献出一首罪人的颂歌……”

  幸得那个年轻的狱卒同情他,照顾他,帮着宗氏给他延医治疗。请来了一位老中医,仔细问了病情,看了气色,摸了脉象,说是尚无大碍;只是七情抑滞,肝郁不舒,需要宣泄宣泄,否则壅塞日久,恐有他变,便不好办了。说毕拟了一个加减逍遥散的汤头。最后又吩咐说,最好找点事让他混着,别让他老躺着发闷。狱卒禀明狱吏,狱吏也觉得李白既是重囚,案情尚未了结,若是死了,或是疯了,恐怕担当不起,但是找点什么事让他混着呢?狱卒便说:“只要上司批准,按照医生的话办理,小人自有办法。”

  从此以后,年轻的狱卒便跟李白学起《诗经》来。

 一天,学到“鄘风”的《君子偕老》。李白先念了一遍,又在章句上作了一些解释,最后说道:“齐宣公的夫人宣姜,在宣公死后,竟和他的庶子姘居,因此齐国的人就作了这首诗。诗在表面上对宣姜完全是一片赞美之辞,既赞美她头饰如何讲究,又赞美她衣衫如何漂亮,还赞美她容貌如何美丽。但是,你看,全诗独无一字赞美她的品德。你想想,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狱卒转了转他灵活的眼睛,笑道:“不就是说她缺德么?”李白点了点头,看着这个敏而好学的年轻人说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不久,又学到“齐风”的《猗嗟》一诗。李白仍然是先念了一遍,又在章句上作了一些解释,最后说道:“鲁庄公的父亲死了以后,庄公的母亲文姜常常和齐襄公幽会。鲁庄公不但不劝告他母亲,反而陪他母亲一块儿到齐国去。齐国的人就作了这首诗。诗在表面上对鲁庄公也完全是一片赞美之辞,赞美他身躯高大,容貌英俊,能歌善舞,武艺超群……”不待李白讲完,那狱卒便接着说道:“也是独独没有一个字赞美他的品德,也是说他缺德。这首《猗嗟》和先前那首《君子偕老》用的是一样的方法啊!先生,你说是么?”李白点了点头,又看着这个敏而好学的年轻人说道:“你可以说是能够举一反三了。”

  那年轻人高兴地说道:“多谢先生教诲。真是不学不知道,听先生这一讲,才知道诗中有这样的妙处。乍看上去,好像是在赞美,其实是在讽刺。这一招叫个什么名目呢?”李白说:“这叫做:以美为刺。其实在平素生活中,人们表情达意也常用这种方法。”狱卒一听便连忙说道:“对对,民间叫做:反调正唱。”李白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好一个反调正唱!”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