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1)

加入书签

  “现在哀骀它不说话就能使人相信,没有功业就能使人亲近,能使别人把自己的政权交给他,还怕他不接受。这一定是个德性完善而又不表露于形体的人。”

  鲁哀公说:“什么叫‘才全’?”

  孔子说:“生死存亡,贫穷富贵,赞贤与毁不肖,饥渴冷暖,这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运行。犹如日夜轮转,而智慧不能测试它们的起始。因此,不值得以此来扰乱德性,不可以侵入心灵。使心境和谐快乐;畅通而不失其怡悦,使自己日夜一刻不停地和万物共处在像春天一样的和乐之中。这样,顺应外物而在心中产生的平和喜悦的气质,就叫做‘才全’。”

  “什么叫做‘德不形’?”

  孔子说:“最平的水面,可以成为我们取法的标准。内心平和,就不会被外在事物所动摇。德就是以修养功夫合其本体。所谓‘德不形’,就是万物都不愿意离开它。”

  几天以后,鲁哀公告诉闵子说:“开始,我以为我居于君王的地位统治天下,掌握治理臣民的纲纪,担忧、考虑臣民的生计,就自以为是通达治理的道理了。现在,我听到圣人的言论,我担心自己有名无实,轻率地便用自己的躯体,而危害自己的社会。我和孔子,并不是君臣,而是以道德相交的朋友。”

  在这个故事里,通过写哀骀它没有权势、没有利禄、没有容貌、没有言辩,但仍具有内在的魅力,受到鲁哀公、孔子,以至人民的赞赏、倾慕和爱戴。因为他是“全德”之人,他虽然不宣讲道德,也无所作为,但内在道德完美,合乎天道,使人心服。在这里,庄子还进一步指出,道德完美的标志不仅不在于形体,而且不在于智慧、情感,甚至连自己道德修养的动机也要完全忘却,真正做到是非好恶,顺于自然。

 6

  《大宗师》以义名篇。“大宗师”的“大”就是老子的“强为之名曰大”的“大”。大在这里指道。

  “宗”就是老子说的“为万物之宗”的“宗”,即万物的主宰。“师”就是天地万物所效法。所以,《大宗师》是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的发挥,写了真人体悟道的境界,其主旨是讲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

  本篇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首先描述古之真人是什么样的:忘怀于物;淡情寡欲;不计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行;天人合一。接下来写了死生有命,日夜由天,人不能有所干预,在人任由天道支配,把人生,毁誉看破,无所谓得失,安顺于生死。然后是庄子关于道的简略而全面的描述。第四部分写了体道的过程。后面还有的部分写了“坐忘”和体道方法,等等。

  在庄子看来,只有真人才能真正认识道。道的性质是:“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意思是: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无为无形的;可以心传而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而不可以认识;自己为本,自己为根。没有天地之前,从远古以来就存在了;使鬼神变成了神灵,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不算高,在太极之下不算低,在天地形成之前产生不算久,年代比上古长也不算老。

  紧接着又写了道的作用:狶韦氏(狶韦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维斗:北极星。)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意思就是:狶韦氏若得了道,用它开辟天地;伏戏氏若得了道,用来合阴阳元气;维斗得了道,就能永远不弄错星位;太阳和月亮得了道,就能始终运行而不停止总之,道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产生,自己为自身的根和本,它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事物而客观存在。而且,道的作用是非常巨大和神奇的,它能使任何得到它的人或物做成任何事情,哪怕那是看起来非常艰难的事情。

  就因为道生天地万物,主宰一切,所以它是万物的“大宗师”,也就是“天道”,而天道的体现者是“古之真人”。在文章中对古之真人的描绘是:看破生死,生而不欢,死而不忧,睡着了不做梦,醒来时无忧虑,登高山不害怕,入水中身不湿,入火中不觉热,严肃时像秋天,温和时像春天,喜怒和四时相通,与外界事物协调一致,又随之变化无穷,与人相处很融洽而又不结帮成伙,性格坚定而又没有棱角;胸怀空虚恬淡而不浮华总之,他达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天道合一的境界,这是庄子所标榜和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其实这只能是一种幻想,企图使自己置身于当时混乱、昏暗的社会之外。

  7

  《应帝王》以义名篇。“应帝王”,回答关于帝王治理天下的问题。帝王,是指不去自任帝王而统治天下。本篇主要是庄子关于社会政治的理论,其主旨在于要施行无为的政治,回复到原始社会的浑沌状态。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