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1)

加入书签

反过来说,唐玄宗对局势的判断确实是相对正确的,安禄山的底牌实在有限,事实证明安禄山起兵仅半年后便陷入到了包括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内的多个节度使勤王军以及颜真卿领导的大量民间反抗军的合力围剿之中,并且后备力量的差距也在此消彼长之中越拉越大,叛军形势很是危急,如果不是潼关一役作了大死的话,安禄山很快就将退守范阳大本营,走向穷途末路。也正是因为唐玄宗可以预见到这一点,所以他断定安禄山不敢在没胜算的情况下狗急跳墙,自寻死路。但是他对安禄山本人的判断却是错误的,安禄山并没有遵循唐玄宗的如意算盘,他真的就狗急跳墙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唐玄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随着安史之乱的全面爆发,责任也就理所当然地挂到了之前死活不肯相信安禄山会起兵的唐玄宗头上,四十多年太平天子可谓是晚节不保。脸都快被拍肿了的唐玄宗一时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气急败坏之下终于从装糊涂变成了真糊涂,一下子丧失了对边将的所有信任。然而矛盾之处就在于你再怎么不信任边将,终究还不是得靠他们来消灭安禄山吗?所以唐玄宗又不得不到处调兵遣将,争取尽快剿灭叛军,因为唐玄宗也承受不起自己的政治失误所带来的责任,要知道他身边有无数人等着他犯错然后名声扫地,最后下台。

很多人会不理解,强大的唐帝国为什么面对安禄山的叛军会「丝毫没有抵抗力」,实际上就像之前所说的,觉得中央当时完全驾驭不了地方那就太小看帝国当时的实力了。安禄山的叛变原本完全有希望在一年内平定,这样大概也就不会存在「丝毫没有抵抗力」的说法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叛乱最终演变成了长达八年的巨大浩劫。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致使中央失去了对叛乱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大伙摸清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当我们了解到唐玄宗和朝廷那一个接着一个的「窒息操作」后,大唐原本是否真的抵挡不住叛军,大家自己就能有所定夺了。

唐玄宗首先临时设置了两道所谓的防线,第一道防线由出师于王忠嗣的卫尉卿张介然负责。设防地点位于开封附近作为交通要道的陈留。然而就如同我前面提到的,唐朝此时的兵力布置外重内轻,由于事发突然,张介然根本没有军队可供使用,他只能临时征用陈留的市井子弟来应急。然而汉人的传统疆域已经在大唐的光辉下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太平日子,老百姓祖孙三代都没经历过战乱,只知道杀鸡宰羊。所以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面对安禄山精锐的十五万大军,陈留防线一触即溃。

第一道防线啥用没有,第二道防线又怎样呢?第二道防线位于黄河附近的荥阳,这里地势复杂且是交通要道,负责指挥的是荥阳的郡太守崔无诐。然而他也无兵可用,同样只能靠老百姓组成临时军队,战斗力可以参考陈留,甚至还要惨。面对安禄山凶神恶煞的十五万铁骑,临时由百姓组成的守军乃是「乘城自坠如雨」,不少人直接吓得从城楼上掉了下去,这段典故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防线同样是啥用没有。

前两道防线形同虚设,其实是个人心里都会有数,安禄山率领的是长期在北方作战的精锐之师,而途经的都是完全不设防的普通居民区,没有重兵把守的话,单靠地形和百姓就想阻挡安禄山那完全是痴心妄想。所以唐玄宗设置这两道防线,其真实意图是为真正有所期待的第三道防线争取时间。而第三道防线的负责人就是声名显赫的封常清,防御地点不在别处,就在东都洛阳。封常清此前向唐玄宗保证自己要在十天内取下安禄山首级,然后便自信满满地前往东都洛阳征兵,其实和前两道防线一样,当时安禄山起兵没多久,封常清同样是没有军队在中原,只能靠组建一支「人民子弟兵」来应急。但不得不说唐朝在老百姓心中占据着前所未有的地位,城中无数壮丁应征入伍,仅仅数天时间,封常清就招募到了近十万的人民子弟兵,并且洛阳城里也有条不紊地开始构筑各种防御工事。

然而封常清很快意识到自己向唐玄宗夸下海口了,因为前线溃败的速度实在太快,自己根本来不及训练这支由市井子弟拼凑的临时军,很快战火就烧到了洛阳城,而封常清手下多是乌合之众。可封常清毕竟是帝国名将,在他的指挥下,就算是没有任何战斗素质的普通百姓,也击退了率先抵达的叛军先锋部队。但是待安禄山的主力抵达后,战况便急转直下。封常清这边由于战斗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所以是且战且退,边退边战。从城外打到外城,再从外城打到内城,最后打到了宫中。这样殊死搏斗了一周后,东都陷落大半,封常清不得不彻底放弃洛阳,率领残余部队逃往陕州。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